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百二十七章 朕怎样想,才是关键!(2 / 2)

“拥兵自重,吃空饷喝兵血,武备松弛,卫所糜烂……”在殿内诸臣各异的思绪下,朱由校继续道“这些都已经成既定事实了,如何改动,如何整饬,那就是现在要考虑的问题了。”

“有些事只要触碰到了利益,说是大明的臣,大明的将,大明的兵,那他们也是能带头反抗朝廷,反抗大明的!!”?.?????.??

王在晋、刘鸿训、李邦华他们无不垂下了脑袋。

如果没有这场柳河之败,或许他们对于辽东,还抱有一丝丝的希望,觉得靠朝廷的干预能妥善解决。

可恰恰是这场战败,使得王在晋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然对辽东不抱希望了,这就像是一个鸡肋,留之无用弃之可惜,如何抉择,反倒是对朝廷最大的考验。

真要是留的话,就势必要解决这些积弊与毒瘤,可真要触碰到这些的话,正如天子所讲的那样,辽前势必是会出大乱的,到时必给建虏可乘之机。

可要是选择弃,那等于先前做的种种都白费,甚至将整个辽东都推给了建虏,而最为关键的一点,建虏能随时随地的袭扰山海关,甚至干脆绕过辽西走廊,联合蒙鞑各部寇边袭扰关内边陲!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对大明而言都是不利的。

看起来对辽战略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这一仗除了打,没有别的选择了。

朱由校双眼微眯起来,心里却暗暗思量着,原本朱由校想打这一仗,就是想以此锤炼出一批强军,顺带着将皇权提到新的高度,但是这期间发生的种种事情,让朱由校考虑的问题更多了。

这种身陷泥潭之下,无法呼吸的感觉太难受了。

“皇爷~”

而就在此时,在殿外候着的刘若愚,硬着头皮走进殿内,手中捧着一道厚厚奏疏,这引起殿内很多人的注视。

外朝又生事端了?

王在晋、刘鸿训、李邦华他们在见到此幕后,心底无不是默契地生出一个想法。

而这也是他们想说,但是却不敢提的一点。

想要妥善解决辽东的问题,不止是要考虑到辽东方面,关键是中枢也要考虑在内,不然啊事情很难办成。

“一个个不给朕找点事,他们就是难受是吧!”

在诸臣思绪万千之际,接过奏疏御览的朱由校,在看到上面的内容后,冷哼一声道“他们规谏这些朕是不会听的,去,派人到内阁去,朕不要他们怎样想,朕怎样想,这才是关键!!”

“奴婢遵旨。”

刘若愚当即作揖应道。

只是在看着刘若愚离去的背影,在朱由校的内心深处,却生出一个强烈的想法,内阁必须要换掉了,不然很多事都很难办成!

从短暂的泰昌朝开始,内阁似乎就没有了担当,朝中出现任何事情,内阁都会成为风口浪尖,这是常设内阁的意义吗?

不是!!

内阁是辅佐天子处理要务的,是为江山社稷排忧解难的,可现在的内阁呢,却逐步演变成弱势的一方。

这种弱势不是皇权与臣权之争,而是在文官群体之中,内阁在一些特殊形势下,根本就震慑不住外朝有司。

这在朱由校看来简直是个笑话!!

“继续聊辽东的事情。”别看朱由校嘴上这样讲,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然是下定了这种决心,有些事可以徐徐图之,但是有些事必须快刀斩乱麻,不然只会加剧大明内部的乱象,这绝不是朱由校所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