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当然清楚他现在做这样过激的行为,势必会搅动着北直隶的局势变幻,甚至会让一些人选择而走险,继而选择对他进行刺杀,可是朱由校对此丝毫都不惧怕,怕要是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他就不会离开京城了“两书房!”
“臣在!”
朱由校看着从人群中走出的堵胤锡、范景文二人,压在心头的那股烦躁与怒意,这才稍稍舒缓一些。
好在他的身边,已经有一批能做事的人了,这样他在做一些事情时,不至于担心无人可用。
“你们从上书房、南书房透选一批人,留在三河处置后续事宜。
“朱由校收敛心神,町看堵胤锡、范景文说道。
“朕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三河治下的军民诸户的怨恨,通过朕召开的公审发泄出一部分,对朕,对朝廷的容忍多了几分。”
“若是在朕巡边期间,敢知道三河再出现什么乱子,那谁负责的差事,谁就要为此负责,不管涉及到谁,朕绝不会姑息!!”
“臣等遵旨。”
堵胤锡、范景文当即作应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朱由校深遂的自光,看向了李邦华他们,“朕知道,在诸卿的心底有想法,也有看法,不过朕现在不想听。”
“别觉得朕乾纲独断,刚自用,听不进去任何谏言,朕当初决定离京巡边,就是担心类似三河的事情,在我大明边睡发生。”
“事实上就是发生了。”
“既然这样的事情,让朕碰见了,看到了,那朕就不能当缩头乌龟,更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一句话,接下来的巡边会很辛苦,也会充满危险,谁要是觉得无法承受,那现在就对朕说,朕充准其即刻返回京城。”
接下来的事情既然明确了,那么朱由校就必须要一鼓作气,不能有丝毫的解意,不然这好事也能给办砸了。
在一些旧官僚的眼里,自己眼下的这种行为,就是在胡闹,更是可笑的,可朱由校才不会管别人怎样想。
他既然决定做的事情,就必须要从一始终地做下去,哪怕这期间会遇到危险,会碰到麻烦,那也会坚定的去做作为上位者,最忌讳的就是优柔寡断!“臣等愿追随下!!”
而聚在御前的一众文武,一个个都态度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或许在他们的心底,或多或少有着看法,可这不是他们选择退缩的理由。
这要真是退缩了,那他们就没有以后了。
“那就去做各自的事吧。”
朱由校露出欣慰的表情,在看了眼李邦华他们后平静道,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没必要一直拖拽看他们,消耗本就宝贵的精力接下来还有一场场硬仗要去面对!月票显示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