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刚刚沉浸在南北征战胜利的喜悦中,尚未完全放松下来,突然传来许昌城内发生叛乱的消息。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令整个营帐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主公,”陆逊面色凝重地禀报,“许昌城内有民众叛乱,据说是曹操旧部煽动的。现在城内混乱不堪,情况紧急。”
刘协眉头紧锁,心中暗自警惕。
他迅速召集赵云、典韦、庞统等谋士将领们商议对策。
营帐内,灯火摇曳,映照着众人的脸庞。
刘协站在地图前,目光如炬,沉声道:“诸位,许昌城内叛乱,曹操旧部煽动民众,局势危急。我们必须立即制定对策,防止事态扩大。”
庞统率先开口:“主公,依我看,此次叛乱并非偶然。曹操失败后,必定心有不甘。他可能利用民众对赋税等问题的不满,暗中集结旧部,准备再次反击。”
刘协点头:“庞统所言极是。我们必须尽快掌握更多信息,才能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我建议,”庞统补充道,“我们首先要查明叛乱的规模和据点位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同时,我们要安抚民心,避免更多民众被煽动加入叛乱。”
刘协沉思片刻后,转向典韦和赵云:“你们两位负责带领一小队精兵,秘密潜入许昌城内,侦察敌情。务必谨慎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典韦和赵云齐声应诺,随即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许昌城内,夜幕笼罩着大街小巷,气氛紧张而压抑。
曹操坐在一间隐蔽的地下室中,面色阴沉,眼神中透着一丝狠厉。
他身旁,司马懿、曹彰等心腹将领围坐在一起,商议着复辟计划。
“主公,”司马懿低声说道,“我们已经成功煽动了部分民众,利用他们对赋税的不满情绪,制造混乱。现在,许昌城内民心浮动,正是我们反攻的最佳时机。”
曹操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很好,司马懿,你做得不错。接下来,我们要趁刘协措手不及之际,一举夺回城池。”
曹彰站起身来,握紧手中的长剑:“父亲,我已经带领一支精锐部队潜入城内,随时可以发动攻势。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就能将刘协打得措手不及。”
曹操沉声道:“不可轻敌。刘协身边谋士众多,我们不能贸然行动。先让民众制造混乱,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再伺机而动。”
“明白了,父亲。”曹彰应道,随即转身离去,准备执行下一步任务。
地下室内的灯光昏暗,映照着曹操阴郁的面容。
他心中暗自盘算,这一次,他一定要彻底击败刘协,夺回失去的一切。
典韦和赵云带领的小队精兵悄然潜入许昌城内,他们行动迅速,悄无声息地穿梭在街巷之间,仔细侦察着敌情。
突然,前方出现了一名熟悉的身影——刘校尉。
刘校尉是城内的内应,他早已察觉到曹操旧部的异动,并一直在暗中搜集情报。
见到典韦和赵云,他急忙上前汇报道:“将军,我有重要情报要向主公禀报。”
典韦和赵云停下脚步,警惕地环顾四周,确认无人跟踪后,典韦问道:“刘校尉,情况如何?”
刘校尉压低声音,快速说道:“许昌城内的叛乱是由曹操旧部煽动的,他们利用民众对赋税的不满情绪,制造混乱。目前,叛乱的规模大约有数千人,主要集中在城东和城西两个区域。曹操的复辟据点位于城南的一座废弃仓库内,那里是他与心腹将领们的指挥部。”
赵云皱眉道:“情况比想象中复杂,我们必须尽快将这些情报带回,让主公制定应对策略。”
“我明白,”刘校尉点头,“我会继续监视叛乱的情况,随时向你们通报最新动态。”
典韦和赵云对视一眼,随即带领小队迅速撤离。
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敌人的视线,顺利返回。
刘协听完典韦和赵云带回的情报后,心中已有对策。
庞统建议道:“主公,叛乱的民众大多是被煽动的,他们对赋税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可以先安抚民心,承诺减免赋税,减轻他们的负担。这样既能赢得民心,又能分化叛乱势力。”
刘协点头赞同:“庞统所言极是。我决定亲自去与民众代表沟通,希望能说服他们,停止参与叛乱。”
“主公亲自出面,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陆逊补充道,“我建议挑选一位德高望重的代表进行沟通,这样更容易获得民众的信任。”
刘协思索片刻后,决定选择陈大爷作为沟通对象。
陈大爷是城内的老居民,为人正直,深受民众尊敬。
刘协相信,如果能说服他,必定能带动更多民众回归正常。
“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刘协沉声道,“赵云、典韦,你们随我去见陈大爷。务必确保安全。”
三人随即动身,前往陈大爷的住所。
沿途,许昌城内的气氛依旧紧张,民众们聚集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刘协心中暗自叹息,他知道,这场叛乱的背后,是曹操的复辟阴谋,必须尽快解决。
陈大爷的住所位于城中心的一条小巷内,四周静谧无声,唯有几盏昏黄的路灯在风中摇曳。
刘协一行人来到门前,轻轻叩响了房门。
开门的是陈大爷的儿子,见到刘协一行人,他微微一愣,旋即恭敬地将他们请进屋内。
屋内,陈大爷正坐在桌前,神情严肃。
见到刘协亲自来访,他心中一震,但很快恢复了镇定。
“陈大爷,”刘协拱手施礼,“深夜打扰,实在抱歉。我们此次前来,是想与您商议城内叛乱之事。”
陈大爷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主公,我明白您的来意。只是,如今城内民心浮动,很多人对赋税不满,这才被煽动起来。若不解决根本问题,恐怕难以平息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