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大家的简历上都写的是“熟练运用excel等办公软件”,至少得一致不是吗
毕竟是问卷调查,又不是考试试卷,不了多长时间。
不多时,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就把问卷调查给收回来了。
此时李旭他们一众人都在隔壁的办公室里休息。
人力资源部很快将结果统计过来。
蔡经理也待在这个办公室里。
他第一时间去看那两个他关注的大学生填写的情况。
但让他大跌眼镜的是,清北大学的沈墨白除了数据库填写的是“熟练”,其他的软件都填写的是“基础”。
而与之相对的是,收上来的绝大部分问卷都填的是“熟练”,个别填到了“精通”。
而另一名东海大学的毕业生倒是填了三个“熟练”一个“精通”,只有两个比较小众的财务软件填的是“基础”。
李旭让大家都看看这份结果,笑了笑说:“清北大学的也不过如此嘛,连一个精通的都没有吗”
大家都在心里吐槽,你们俩不是同一个学校的吗
就在这时,忽然大家都意识到了什么,对呀,这个沈墨白不是李旭的校友吗而且他也是大三,李旭是什么专业来着
来不及考虑,李旭又有了下一步的动作。
李旭又从黄玲玲那里拿来了一份十分复杂的表格:“把这张表格复印一下,分发给所有人,让他们在20分钟之内完成一份一模一样的。”
看到这一幕,大家忽然恍然大悟。
虽然在场的人都不是专业玩办公软件的,但也看得出来李旭的这一份表格是非常复杂的,用常规的方法根本不可能快速还原。
而那些填了“精通”“熟练”的人大概会被分分钟暴露出自己的真实能力,而大概率,他们连诚信度都十分堪忧。
而此时蔡经理才忽然想到了沈墨白和李旭校友的事情,一时间不由得泛起了嘀咕。
他们俩不会是认识的吧如果是那样……他的目光不由地放在了东海大学的那个人身上。
表格很快就分发下去了。
果不其然,那些填写了“熟练”“精通”的人,面对这张表格,一下子就暴露了原形。
这张表格不仅需要用到函数和宏,如果要更加高效找到相关数据,可能还需要用到爬虫技术。
20分钟以后,人力资源部又过来报告结果。
孟经理擦了擦额头的汗说:“只有一个人完成了。”
李旭毫不意外,但还是故意问道:“是谁”
孟经理说:“那个清北大学的。”
李旭点了点头。
此时一旁的徐亮忽然问道:“对了李总,你也是大三的对吧”
李旭似笑非笑地看了看徐亮说:“那个沈墨白跟我还是一个专业的。”
徐亮眨了眨眼睛:“你们认识”
李旭含含糊糊的说:“算是吧。”
徐亮便不再多问了,只是感叹了一声:“清北大学的果然名不虚传啊,一家公司里有两个清北大学的卧龙凤雏,呵呵呵……”
李旭眨了眨眼睛,听到这话他很想把徐亮打一顿。
徐亮却显然对自己的这句奉承的话很是满意,对李旭笑了笑。
就在这时,蔡经理却小声的说了一句:“不过李总,财务也不仅仅是会这几种软件就可以了,就用这种方式来一刀切,会不会有一些太……”
然而李旭还没有说话,一旁的徐亮不满地说:“我认为首先诚信比能力还要重要,李总的这道试题并不是考验他们专业水平的,而是检验他们是否诚信。我想如果他们在填写的时候,老实的去填,哪怕不会做也没什么关系,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他们连最基本的诚信都做不到,你能指望他们的其他能力有可信度吗”
蔡经理见徐亮这么说,一时间语塞,只能干笑一声:“徐总你说的对,是我只关注专业方面的东西了。”
徐亮看向了李旭:“那这个结果,还要继续面试下去吗”
李旭也摸不定徐亮葫芦里是卖的什么药。不过他的目的就是要让沈墨白进财务部,既然徐亮不反对,那样当然更好了,直接拍板道:“我觉得没有必要继续了,人力资源部准备一下,直接去通知沈墨白结果吧。”
孟经理点了点头,下去安排了。
蔡经理此时才后知后觉,心里不由得泛起了嘀咕,但又存在一丝侥幸。
虽然是一个学校的,但未必两人就关系很铁,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当然,沈墨白并没有直接成为主管。这个岗位还是需要一定经验的,而且沈墨白眼下还是一名大三的学生。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还需要时不时地回学校完成学业以及毕业论文,稳定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对此,徐亮的建议是让沈墨白先从实习生干起来。毕竟此时财务部原本就缺两个岗位,主管先空着,沈墨白如果在短时间内可以胜任工作,下一步直接提拔为主管也不是不可以。
另一方面,这样还可以为公司节约人力成本。
对于沈墨白来说,这当然没什么关系,他到这里来的目的本身就不是为了那一点薪酬。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表现出了不高兴,甚至一度表示可能要考虑一下再入职。
这一幕反而让蔡经理有一些打消了对沈墨白的顾虑。他自告奋勇地跟徐亮和李旭表示,看能不能做一做沈墨白的思想工作。当然画大饼是假的,看看沈墨白的“成分”才是真的。
将沈墨白叫到办公室详谈了一番,自然是有意无意地问起他是否跟李旭认识的事情。
对此,沈墨白表现得十分自然且坦然:“李旭啊,当然认识了,我们是一个专业的,不过不在一个班,他是我们学校的风云人物,我当然认识他,不过呢,我估计他可能不认识我。”
蔡经理从沈墨白的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不过他还是留了个心眼。无论如何,沈墨白和李旭是有交集的,那么自己的一些核心的东西是不可能交给沈墨白做了。
眼下的结局挺好的,沈墨白只是一个实习生,也接触不到什么关键的东西。他又开始给沈墨白画大饼,譬如实习期能获得宝贵的经验,等等。
又说,实习期结束后肯定又能稳稳当当的当上主管,还说:“你的学历这么高,拿到毕业证,以后这个财务经理的位置迟早是你的,甚至到总公司进一步发展。”
看到沈墨白“清澈”的眼神,蔡经理心头暗笑不已,清北大学的学生们也不过如此,专业能力是不错,但社会经验可就差远了。
最终在蔡经理的一番口舌之下,终于将沈墨白给劝住了,安心留在公司里,从实习生岗位干起。
这是普通的一天,一名清北大学的高材生以大三学生的身份加入了一家大公司的分公司。
他周围的同事对他的猜测都是专业能力强,但社会经验未必丰富。
至少,眼下大家并不把名校光环当一回事。